高雄的夏季向來潮濕炎熱,午後常見的滂沱大雨與縫隙難乾的氣候 為伊蚊提供了理想的孳生環境。從 1988 年首次爆發大規模疫情以來,登革熱便如同城市的影子,在每年氣溫攀升與雨季來臨之際蠢蠢欲動。對於一座以海港與觀光聞名的城市來說,如何在繁忙的商業脈動與密集的人流之間,守住公共衛生的最後一道防線,是地方政府、社區居民與專業清潔業者共同面臨的課題。
登革熱在高雄的流行情形 根據臺灣疾管署 2025 年 6 月初資料,台灣累計 69 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,其中近七成旅居東南亞後返台,且多數個案在高雄生活或工作,為地方防疫拉響警報。
高雄市因城市熱島效應與老舊社區聚集,往往成為本土疫情的第一波引爆區)。與此同時,地方政府在 2024 年發佈的資料顯示,若社區環境管理得宜,每百戶積水容器數量可下降 43%,有效降低病媒密度。在疫情趨勢圖表裡,雨量曲線、平均溫度與本土病例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,提醒我們防治工作必須從雨季前夕就開始。
2014 年高雄登革熱病例突破 1.5 萬例,創下台灣史上最高紀錄,該年產業損失估計逾新台幣 42 億元。疫情之後,高雄市政府推動一系列社區動員計畫,包含志工夜巡、學校衛教競賽以及重點孳生源獎勵通報制度。根據 2023 年審計報告,此舉在三年內讓里級環境稽查合格率由 55% 攀升至 87%。然而,民眾防疫疲乏與人口移動頻繁使社區維度的落差依舊存在,特別是出租率高、人口流動快的舊市區,仍是破口。
病原與媒介的科學基礎 登革熱病毒屬黃病毒科,共有四種血清型,透過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。兩種蚊的繁殖週期短,雌蚊一生可產卵數百顆。病毒在蚊體內的潛伏期約 8~12 天,之後蚊子終生帶毒。因氣候暖化與都市化,埃及斑蚊的適生區域逐年北移,在高雄市區常見的地下室積水、屋頂桶槽及工地帆布積水,都可能在短短一週內孵化新一代成蚊,加速傳播鏈擴散。
醫學研究顯示,若個體先後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,較易引發嚴重登革熱(DHF/DSS)。因此,病毒血清型的年度分布成為公共衛生監測的關鍵。近五年高雄送檢標本以第二、三型為主,學者推測與境外移工社群、商旅往來頻繁有關,凸顯跨國移動與本地防疫政策的互動。
氣候變遷與都市環境的疊加效應 全球平均溫度增加 1.2°C 帶來的不僅是汗流浹背的夏季,更顯著改變了病媒蚊的繁殖曲線。研究指出,日平均溫度 29°C、相對濕度 70% 以上的環境最利於病毒複製與蚊體存活。高雄港務與工業區的大型貨櫃堆置場、都會區重劃空地與閒置老屋,提供了大量難以即時清理的微型積水容器。隨著強降雨事件頻率攀升,社區地下室淹水與道路側溝堵塞成為常態,進一步提高 Aedes 媒介密度。
都市化帶來的高樓林立與地下涵洞,使光照不足而排水不良的空間增生,無論是屋頂水塔防鏽漆脫落、地下停車場積水,或是捷運工區暫置的廢棄輪胎,都成為蚊子『選址』產卵的理想微氣候。
個人層面的登革熱預防策略 預防登革熱的第一步是阻斷蚊媒叮咬。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搭配含 DEET 或派卡瑞丁的防蚊液,可在戶外活動時提供 4 至 8 小時防護。睡眠時加裝紗窗、使用蚊帳,尤其對於嬰幼兒與年長者,更是保護弱勢族群的重要措施。當有發燒、關節酸痛、眼窩後痛等疑似症狀時,應立即就醫並避免再被蚊子叮咬,以免形成二次傳播。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,無論是否有疫苗,向環境源頭減量與個人防護並重是降低死亡率的基石。
個人防護還包括在戶外高風險場域(如魚市場、夜市)使用 20% DEET 的防蚊液,且建議每四小時補噴一次,以維持有效濃度。運動員常因汗水稀釋防蚊成分而降低防護力,宜注意補充。兒童可選擇含派卡瑞丁或伊默克定的產品,其刺激性較低。特別提醒,若同時需使用防曬品,應先擦防曬再噴防蚊,才能兼顧功效。
居家與社區環境管理 對抗蚊子的真正戰場在於『源頭減量』。家庭可每週固定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:巡視陽台與屋簷、倒除積水、清洗容器、並以硬刷刷洗附著的蚊卵。社區里長或管委會可建立自主巡檢制度,將地下室、電梯井、排水溝納入巡檢範圍,並定期公告稽核結果。
可採用環境友善的 BTI 生物製劑或環保署核准的昆蟲生長抑制劑,在不干擾居民與寵物健康的前提下,有效消滅幼蟲並延緩成蚊孵化。
常見的居家缺口
二樓雨遮排水孔阻塞、冷氣室外機接水盤積水及陽台儲物箱的凹陷蓄水。此外,寵物飼料盆與自動淨水器底座也可能在飼主忽略時成為蚊卵附著處。透過熱像攝影機與積水偵測裝置,可精準找出肉眼難以察覺的潮濕熱區,避免治標不治本。
企業與工地的防治責任 高雄作為南台灣工業重鎮與物流樞紐,許多貨櫃場、臨時工地與大型工廠外圍堆置大量物料,稍一降雨便積水。依《傳染病防治法》第 25 條規定,開發商與承包商需落實病媒蚊源頭管理,否則最高可處 15 萬元罰鍰。
工業區常見的大型電纜卷與空棄油桶內部,因金屬導熱慢、溫差凝結產生的小水珠比雨水更難蒸發。可運用等比例稀釋的 BTI 顆粒劑沿桶內壁均勻噴灑,並在出廠前封口貼上『防制完成』標籤,在稽核時掃描 QR Code 追蹤防治批次與時間戳記。此數位化流程可降低下游罰鍰風險,也讓業主在 ESG 報告書中佐證他們對『社區健康』指標的投入。
掄元清潔在登革熱預防中的關鍵角色 作為長期深耕高雄的在地清潔服務品牌,『掄元清潔』秉持「乾淨不留死角」的職人精神,從場域走查、積水容器標定,到後續定期追蹤,一站式協助住宅、商辦大樓、學校與工地降低病媒風險。我們採用符合環保署標準的低毒性抑制劑,同步提供線上報表,讓管理者可視化每一次清除成效。若您想瞭解我們如何幫助貴社區或企業,歡迎造訪 https://lyclean.com.tw/services 進一步諮詢。
常見迷思與事實澄清
有人以為只要戶外噴藥味道愈重、防蚊燈光愈亮,效果就愈好;然而蚊子多在白天活動,室內二手煙、精油燈對其抑制作用極低。也有人聽說喝木瓜葉汁或吃維生素B群能夠『改變血液味道』使蚊子遠離,但科學實證尚不足。最有效的策略仍是結合環境管理與物理阻隔,如加裝紗窗、門縫氣密條,以及保持室內乾燥。
另有誤解認為室內點蚊香就可高枕無憂,但研究發現蚊香燃燒產生的 PM2.5 濃度在密閉空間足以超越世界衛生組織標準,長期吸入反而對呼吸道有害。再者,市售電子驅蚊片多以除蟲菊精為主,但除蟲菊精對寒帶蚊蟲效果良好,對熱帶伊蚊卻可能產生抗性,故不可過度依賴化學阻斷,而應將『蚊子生不出來』作為首要戰略。
登革熱帶來的並非僅是疾病本身,還有籠罩社區的恐懼與不確定性。在 2015 年疫情高峰期,高雄多處傳統市場營業額下滑 20%,民眾臨時取消旅遊、親友聚餐,對餐飲與住宿業造成短期衝擊。衛生局的後續調查也指出,近六成居民在疫情期內出現『蚊子焦慮』,即夜間聽到蚊鳴或感覺皮膚癢就擔心遭感染,影響睡眠品質。這種持續的心理壓力不僅影響生活,也容易削弱社區合作動力。因此,宣導策略必須同時兼顧理性資訊與情感支持,讓居民理解防疫有序,恐懼即可轉化為行動。